村网通总站 回家村 158539.nync.com 欢迎您!
| |
临近春节,俏花匠园艺设计师田鑫伟比往常更加忙碌,一天要为10余户家庭添新增“绿”,帮助市民设计庭院绿植,从布局到造型,从色彩到养护,每一样都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。
对于济源来说,园艺设计走进家户庭院,更多源始于新冠疫情发生之后。“人们在家里呆久了,更需要一些释压方式。园艺走进家庭,带来的不止是愉悦心情,还有诗和远方!”从小生长在农村的田鑫伟,高兴地看到许多人非常享受生活新气息。
城市带动着农村,农村也在影响着城市,城乡融合正在济源悄然进行。像田鑫伟一样的“新农人”穿梭于城乡,用心为人们编织着崭新生活。放眼新时代,更多像田鑫伟一样的“新农人”,在田野里奋斗,在希望中茁壮成长。他们大多来自农村,而后走向城市,始终衷情于土地,这是一支乡村振兴中的生力军,他们在打造高质量农业,同时开启新的生活,其中又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思索?
“新农人”的新生活
认识王燕梅,最初还是从抖音上。一个淡妆新衣的女子,从2米多高的杏鲍菇架下,和着音乐,款款走来,“这样的感觉就如品尝杏鲍菇一样鲜嫩。”一位粉丝如此评论。原来,王燕梅就是这家位于思礼镇北姚村的杏鲍菇种植基地的理事长。
10年前,王燕梅和丈夫与杏鲍菇结缘。短短10年时间,餐桌上菜品主打,已从肉类到菜蔬,再到菌类。这与其说是一种口味转变,倒不如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。最好的印证就是,王燕梅经营下的济源康鑫食用菌农业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,如今成为豫西北最大的杏鲍菇生产基地,带动百余名群众就业。这对40多岁的王燕梅来说,是成就更是一番事业。
令人没有想到的是,基地每天产出的15吨杏鲍菇,大多是线上销售,采用的都是现代循环农业生产模式,原料主要来自锯末、玉米芯以及麸皮、豆饼、玉米粉等,一天平均要“吃”掉10余吨农产品废料。每年仅收购玉米芯就有上万吨,辐射半径百余公里。
杏鲍菇生长“吃”掉的虽然是废料,可产后的菌袋却成为有机肥的“香饽饽”。如今,基地的废料大都运往焦作修武县、武陟县。去年至今,新冠疫情对杏鲍菇生产基地无疑带来了一定的影响。市场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,东方不亮西方亮,春节前纷至而来的订单依然让这里产销两旺。
吃干榨净,是生态农业的必然,也是现代循环农业使然。而有机蔬菜生产却让周昱臣更感受到农业的美丽。
周昱臣的芽苗菜生产工作室位于承留镇南杜村,步入其中,乐声悠扬,生机盎然。他说这是“豆宝宝”的生长地方。经过一夜浸泡的花生、碗豆、麦子,被放入托盘,定时定量喷洒富氧离子水,播放背景音乐,就像进行胎教一样。“这是订单生产,也是高质量的生产。”周昱臣说,“昨天刚刚下单的菜品,我们都能精确计算到哪天会发芽,以确保质量和供应”。
听着音乐长大的芽苗菜种植技术,周昱臣是外出考察中学来的。50多岁的他,曾是济源造纸厂的一名干部,企业破产后,从智慧农业中找到商机,每天与“豆宝宝”快乐为伴。
同样因“农”字而改变生活路径的,还有轵城镇绮里村的刘卫星。“因商而起”的他又“弃商从农”,进城又返乡,凭着一股创业韧劲,火龙果种植搞得红红火火,这在济源历史上是少有的。在刘卫星的热带水果繁育基地,除收获的火龙果、甘蔗外,越来越多的南方果树正扎下根。经过3年的试种,绮里火龙果小有名气。“我努力把基地打造成南方水果生长的百果园”,刘卫星认准的正是新型农业,并相信一定得能结出甜蜜的果实。
济源农业农村局研究员、园艺工作站站长赵兴华认为,说他们是“新农人”,是因为他们拥有着千百年来与祖辈们不一样的生产方式、收获成果,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蓬勃力量。
据不完全统计,截至目前,济源通过大户种植、家庭农场等形式发展起来的“新农人”有200多人,种植面积数万亩,分布于山区和平原,致力于农业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。
“新农人”的困惑
2020年岁末,寒气逼人。韩季红经营下的花石彩虹草莓园内异常火热,施工机械来往穿梭,忙碌中透着暖意。
“现在平整好土地,开春后准备再建一座现代化大棚”,韩季红扩大投资规模的信心,来自草莓园的好收成。去年冬天头茬草莓上市,价格达到60多元一斤,10个大棚种植的都是紧俏货。酒香不怕巷子深。采访时,几位市民冒着严寒前来采摘。
韩季红,大学时学的制造专业,没想到自己后来从事的竟然是农业生产。经过5年的发展,季季红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应运而生,不仅每年获益10多万元,也丰富了承留镇花石村的乡村旅游内容。
新冠疫情之下,让韩季红担忧的是,今年能否还有好收成。
好消息如约而至,今年春节倡导人们在本地过年,春节前采摘销售火爆。不过,让其颇感焦虑的是,由于前段受持续寒潮影响,“往年一株草莓要开5朵花,今年却开1至2朵,产量只有往年的五分之一。”为此,韩季红常常凌晨两三点要赶到草莓园,与工人一起烧酒精提升棚内温度,一直忙到天亮。那段时间,她没少受冻。
农业比较脆弱,抗风险能力较弱。“现在申请省级科技示范户比较难,对口补助也很有限。”年届五十的韩季红认准了特色种植这个门路,期望政府部门能扶上马送一程。
“吃出小时候的味道”,是许多市民的消费情怀。杨华中正是看中了这一点,转向绿色有机肥的生产。
杨华中从事的是一种绿色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,原料由兔粪、菜籽饼、腐熟物和10余种菌种混合发酵而成。如果不是一步步通过南京农业大学的研发技术,生产加工而成,恐怕连杨华中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,也不会相信肥料里还有这么多学问。复混肥颜色深,抓一把有种细柔感觉,它可以改良土壤结构,让土地变得松软透气,并对土地缺乏的营养进行补充。
从事肥力研究的高级农艺师冯振群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,“土地透气就像人的呼吸,能给土地以力量,又可以减少劳动力成本”。据他介绍,同样一袋肥料,绿色有机无机复混肥料使农作物产量可以增加1倍,“而且通过对田地肥力修补,对症下药,让人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。”
可是眼前对杨华中说,遇到的却是销售难题,受疫情影响,许多肥料不得不堆放在厂房内,生产的10万吨,才销售2万吨。杨华中坦言,好的肥料还是要有好的口碑。而今他们生产的肥料大多销往山西、陕西等地,济源及周边使用较少。看来推广精细化农产品,不仅仅是生产的好,更重要来自各方面的推力。
40多年没有种过地的李利萍,如今成为了济源种地大户。其承包的土地就在下冶镇圪佬圈村,丈夫从小生活的地方。
种地零基础的李利萍,原来和老公在商界打拼获得成功。“看着山上一块一块撂荒地没人种,感觉心疼又可惜”李利萍说,如果大家都不去种地,谈何乡村振兴?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,经过深思熟虑,2013年,夫妻俩将目光投向了圪佬圈,这个深山里贫困村。承包的土地盘旋在山岭之间,星星点点,有六七百亩。
俗话说,农家活,不用学。可是吃亏就吃到这上面。第一年搞烟草种植,因对行情不懂,李利萍两口子就赔了几十万元,而且工人工资照开,投入不能减,他们咬咬牙挺了过来。经过五六年摸索,基础渐渐打牢,也有了方向感。去年,他们发展药材订单种植,总算止跌回升。
“搞农业,不仅要种好,关键要卖好!”退休了想干点事的李利萍熬过了困难时期,还会面临未知的难题,感觉无助时能有所帮助。如何及时获得资金和技术支持,是她们衷心的期待。
“新农人”如何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
“新农人”带到农村的不只有新型产业,更重要的新理念新模式。农村是广阔的天地,如何为致力于乡村振兴的“新农人”源源不断注入新能量,让他们成为领头雁,更需要有源头活水。
1月26日,济源示范区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座谈会上,韩季红直言不讳地说,干农业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不足,尤其是设施农业,每年维修费用就要二三万元。如果再建新型大棚,动辄几十万元,而且引进一个新产品风险相当大。为此,她建议,政策上要给予支持补助,相关部门可以指导成立行业协会,对接商场超市,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。
希望政府部门在资金、政策、技术、市场给予产业帮助的,不止韩季红一个人。
五龙口镇白龙庙村居民侯晓丽承包25亩土地种植软籽石榴,去年石榴丰产,反而销售成了难题。大峪镇寺郎腰大葱闻名远近,成为济源地理标志农产品。2019年2000亩大葱丰产却未丰收,当下大葱行市一路看涨,却又无葱可卖,的确令人无奈。
业内相关人士认为,要解决这些问题,关键是要顺应时代发展需求,持续加强农民培训,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。农业农村、人社部门组织开展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就是破解问题的途径之一,2020年结合乡村产业和新业态发展需要,济源举办了果树栽培、蔬菜制种、高山蔬菜、中草药等种植业培训班,以及休闲农业、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训班。培训内容包括绿色种植技术、品牌打造、抖音和电商直播带货销售模式等,采取“课堂讲解+基地实训”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方式开展培训,让农民学以致用,打开视野看世界,合着时代节拍去前行。
欣喜的是,现在越来越多的“新农人”自觉地加入到乡村建设中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“新农人”远远不是父辈那样,面朝黄土,他们走进农村,更多挖掘农业的潜力,在土地上更有大作为,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,持续提升“三农”的发展能力。他们注目的不只是好种子、优势产业,更需要广阔的发展平台,更快捷的销售渠道。在乡村振兴路上,许多新产品、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竞相发展,全社会又该如何助力“新农人”,为乡村振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,成为当务之急。12月9日,济源“新农人”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协会成立,发展创新、合作共赢、整合互助、惠及大众、助力乡村振兴,成为其发展的新理念。
高质量农业只是济源发展的一个着力点,但是济源农村面积占到90%以上,如何唤起农村发展崭新活力,培育农村新动能,留住更多的人才,才是至关重要。1月7日,济源群英职业学校组织人手,深入到梨林镇,专门倾听专业种养加能手的意见,实地了解他们的发展情况和技术培训需求,以优化培训规划。
“新农人”成文鹏的未来发展规划已经获批,去年在济源五指山区试种成功的绣球花,期望着今年越开越艳,香飘万里。(付卫东)